首页 > > 内容页

【全球播资讯】长城开了个头,但跟着起哄的理想才更糟糕

2023-06-06 10:47:40 来源:商业新知网

最近长城汽车发表声明,公开举报比亚迪秦两款插电式混动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排放不达标这件事,笔者认为大概率是实锤。

要问我为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事发之后没几天,我刚好参观了北方的一个车企的研发中心。

当我们参观到一个叫“密闭蒸发室”的设备的时候,讲解人员兴之所至来了一句:“长城举报比亚迪的数据,大概率就是在这个设备里测出来的。”


(资料图)

最有趣的是,他还补了一句:“这个设备属于车厂的必备设备,很常见,每个车厂都会有配备,因为整车蒸发污染这个指标在国标中要求越来越高”。

某种程度上,长城切入的点是非常精准的,因为这个点属于环保问题,是公众问题,有很大的社会关注度。

但是,那一刻,我并没有觉得对长城的敬意有所增加。

如果说,长城是偶然获得了这个数据,又出于极大的责任感,以行业监督的角度出发去做这件事,笔者觉得无可厚非,甚至值得嘉许。

但是,长城显然不是偶然得到这个数据的。如前所言,密闭蒸发室是每个车厂必备的设备,而作为显而易见的竞争对手,长城毫无疑问会购买、测量、拆解比亚迪的每一款新车,比亚迪反之亦然也会这么做,这是行业竞争的常态。

这也意味着,长城对比亚迪的潜在缺陷的跟踪,对部分车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早有掌握,而不是临时或因为某个意外事件导致的。

但是,长城有很多种方法“提醒”比亚迪,甚至如果如此前媒体所报道的,双方高层之间有“互赠品牌”的交情,那至少说明高层间也是有非常通畅的沟通管道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举报,而且早不举报,晚不举报,非要在这个时候举报呢?

有业者猜测,这是比亚迪的新车即将上市,而且该车型和长城的枭龙车型有直接竞争关系等等……笔者则认为,认定某个具体的时间点的意义不大,关键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这是长城手里一张捏了很久的牌,而它在认为需要的时候,打出来了。

而且,关键还在于,这次长城举起的是法律武器,而非舆论层面的指责,这是非常罕见的,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中国新能源车赛道的竞争,终于出现了此前少见的非良性竞争趋势。

但很有趣的是,次日两家车企的股价双双下跌,但长城跌了6%,比亚迪只跌了2%。

当然,两者市值不同,不能完全对比。但股市反映的情绪似乎和常理有悖——为什么有把柄在手、且大概率实锤的长城跌的更狠呢?

笔者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公众的一种民间智慧,投资者们大概率是这样想的——看来,长城汽车是对自己通过常规的市场竞争去击败比亚迪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不得不祭出这样的“下策”。

不得不说,这很接近事实的真相。

所以,长城虽然占据了某种意义上的制高点,但实际上等于漏出了“皮袍下藏着的小”。

哪怕从最低程度来说,虽然同业互相监督是有价值和必要的,长城也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相反,倒不如手机行业,今天在发布会上内涵一下友商,明天微博上互相diss一下做工用料,看似很卷,但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这次跟着长城带起的这波节奏,借势宣传自家油箱好的,有很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比亚迪卖得实在是太好了,好不容长城找到一个缺点,各路诸侯蹭一波热点,虽然格局不大,但也是意料中事。

但是比长城的做法让我更惊讶的,是理想汽车的率先跟进。

“胡说成理”写理想汽车的频率是蛮高的,不但是因为理想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目前发展最好的,也因为笔者对李想本人的极度贴近用户视角和差异化竞争点的打造,是深深的佩服。

而且,虽然在《双面李想》一文中谈了一些李想性格的B面,但我承认李想仍然是极富丈夫气概的,他敢爱敢恨,对于任何伤害和质疑理想品牌的,一律本着以牙还牙的态度diss回去,而不是“捣糨糊”,实话说,这种性格很有魅力,很吸粉。

比如有一次,我和一个前同事合写一篇理想汽车的文章,全文1万字多,我大概写了有那么1000多字给理想汽车挑刺儿的话,结果回头一看,全部被人家删了不说,人家还有条有理的跟我论证李想做的有多对、多好……而且在笔者的同行中,这样的迷妹是很多很多的……

简单说就是,国内这么多车企里,能用自己的性格特质直接给品牌加成的,李想算第一号。

所以我真的没法接受高傲的、直率的、浓眉大眼的李想用这么油腻的方式去蹭一波热点。

而且,所有蹭这波5.25举报热点的企业,我看了一下,有5.26发声的、有5.27发声的,只有李想是5.25日当天就冲上去的。

说白了就是,如果没有高傲的李想率先放下面子去蹭这波热点,其它的车企不真一定会跟进。为啥,拉不下面子嘛。

可现在变成了,大家的想法大概是——既然(高傲的)李想都能放下身段蹭热点,我们再拱火一波又何妨?

但实话实说,我不认为这对理想汽车是件好事。

理想汽车之所以卖的好,除了定位、设计、营销方面的成功外,李想的性格加成作用很大,是国内少见的“人即品牌,品牌即人”的代表,如果要认真找个对标,那可能是埃隆·马斯克。

可以说,李想用对品牌的爱护、对用户的呵护、用鲜明的个性,让理想汽车成了一个有IP光环加成的品牌。

但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你既然塑造了一个浓眉大眼、阳光直率的人设,就不能去做那些占小便宜、显得格局很小的事儿。哪怕这事儿不大,但这对品牌的伤害很大,因为用户会感到品牌的调性在分裂和坍塌,会认为理想汽车也在面对比亚迪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所以不得已用这样的方式抬高自己……

仔细想想,理想汽车是2015年7月创立的,到今年已经是8年了。少年弟子江湖老,8年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已非少年,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也渐渐成为了行业的中年,并且,难逃中年油腻的侵染。

所以,我就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牺牲一个好好的养了8年的人设,去做这么一件低性价比的蹭热点营销。

如果,这最终归结于中国新能源赛道上玩家普遍的焦虑感,恐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因为一个不知忧患、没有焦虑的行业是发展不好的。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体育日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6517号-2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